“文明味”浓了,群众的观念也悄然发生改变。“走访时,群众对大操大办很有意见。不过,大家心里还是抹不开面子。”汤秀芳表示,由于宴席都是各家各办各的,大家怕少了礼数。所以对于宴席“瘦身”这事,大家观望情绪较浓。“有群众提议,找地方让大家集中办喜宴,统一场所、统一标准,这样可避免相互攀比。”
在镇党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大家将老街尽头一处闲置房舍改建为可容纳上百人聚会聚餐的场所,同时引进第三方提供餐饮服务。“洋口宴”的运营者冯真亮和居委会一道,走访调研了周边的酒店、农家乐、大型菜市场等地,认真核算成本,推出“使用本地菜肴、雇佣本地帮厨、场所免费使用”的方案,最大程度减少宴席成本。“680一桌的套餐很受欢迎,这是全日的套餐,不是一餐的标准。”冯真亮细细算了一笔账:一桌10人消费680元包三餐,折算下来,一人一餐才20来元,相当于叫了个外卖,很实惠。“和酒店动辄上千元一桌的酒席相比,这里实惠得多。而且这里音响、大屏都有,宴席的布置不用额外掏钱,又省下一笔费用。”
如今“洋口宴”已成为“宴席简办,移风易俗”的文明符号,在全镇推行。“各个村(社区)都借鉴这种模式,在理事会的引导下,不仅把老祠堂、村居公共场地免费提供给村民办宴,而且还约定了宴席的标准与桌数,实实在在为群众减负。”洋口镇党委委员刘慧说。(周红华 周毅成 文/图)
编辑:吕斌
投诉、新闻热线:15070318535江西热线
文学家